问题 | 运输毒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运输毒品罪的立案标准: 1、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运输毒品的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以立案; 2、运输是采用携带、寄递、托运、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予以运输的。 一、非法运输毒品原植物幼苗罪 非法运输毒品原植物幼苗罪构成: (1)客体是国家对毒品原植物的管理制度;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法规,非法运输毒品原植物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 二、帮朋友买毒品犯什么罪 帮朋友购买毒品有可能构成运输毒品罪、贩卖毒品罪或者非法持有毒品罪: 1、行为人应他人的要求为其购买少量用于本人吸食的毒品,从中没有获利,则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如果购买数量较大,还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数量较大并且通过邮寄或者其他方式使在异地购买的毒品运输到居住地等情形,还有可能构成运输毒品罪; 2、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故意为其购买,或者说主动为他人购买毒品,或者为他人介绍购买渠道并从中获利,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回扣,则构成贩卖毒品罪。 三、运输毒品不知情只是开车 不知情的情况下运输毒品前提是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你完全不知情,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还是会判刑的。运输毒品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是,行为人在主观方面的明知故犯,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客观方面实施了以一定方式运送、转移毒品的非法行为,并且主客观具有统一性。因此,如果不是明知有毒品而运输,就不涉嫌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一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运输”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寄递、托运、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 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