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司法鉴定实施细则 |
释义 | 司法鉴定通则的主旨是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确保诉讼顺利进行。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尊重科学,遵守操作规范。鉴定人应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的鉴定意见负责。 法律分析 第一条,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活动,保障司法鉴定质量,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从事各类司法鉴定业务的活动。 第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尊重科学,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第四条,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 拓展延伸 司法鉴定实施规范化措施 司法鉴定实施规范化措施是指在司法鉴定活动中,为了提高鉴定质量和公正性,确保司法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采取的一系列规范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和程序,确保鉴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加强鉴定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条件,以及加强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协作和沟通等。通过实施规范化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为当事人提供了公正、公平、可靠的司法鉴定服务,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司法鉴定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通则的制定旨在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活动,确保鉴定质量和可靠性。司法鉴定人应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鉴定意见负责。同时,规范化措施的实施将提高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当事人提供公正、公平、可靠的鉴定服务,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综上所述,本通则的实施对于司法鉴定活动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十八条 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委托人有特殊要求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从本机构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委托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三章 司法鉴定的实施 第二十七条 司法鉴定人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记录可以采取笔记、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记录应当载明主要的鉴定方法和过程,检查、检验、检测结果,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文本资料、音像资料等应当存入鉴定档案。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 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出具 第三十六条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统一规定的文本格式制作司法鉴定意见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