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判处缓刑后的影响如下: 1、虽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是在个人信息中依然会留下受到刑事处罚的记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案底,无法再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2、被判刑后不能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类职务,到有些私企工作通常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3、会影响出国,因有些签证或者有些国家海关要求无犯罪记录证明,被判刑后,就无法办理签证,无法入关。 判缓刑前的10个征兆包括: 1、定罪; 2、先行登记; 3、出庭; 4、雇佣法律顾问; 5、情绪变化; 6、证据表明未犯重大罪行; 7、惩罚较轻; 8、有悔罪表现; 9、没有再犯罪危险; 10、宣告缓刑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被判过缓刑的影响是获得一条保存终身的犯罪记录,对以后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参加其他国家考试都有不良的影响。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一百条 【前科报告制度】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