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有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如何进行刑罚量刑?
释义
    根据《刑法》第179条,非法集资罪的构成条件包括:客体要件为国家对证券市场管理制度和投资者权益,客观要件为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且数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主体要件为自然人和单位,主观要件为故意。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179条的规定,犯本罪,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集资金额1%以上5%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构成条件有: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有效的集资手段。
    所谓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股份,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因此股票的发行即是股份的发行。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条第2款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时,实行两罚制,即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相应的刑罚。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拓展延伸
    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既遂行为如何进行量刑和处罚?——违法发行公司债券罪的量刑与处罚标准
    违法发行公司债券罪的量刑与处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进行确定。对于犯有擅自发行公司债券罪的既遂行为,量刑和处罚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严重程度。如果发行公司债券的金额巨大,且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将会面临较重的刑罚。其次,要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和犯罪动机。如果是蓄意欺诈或谋取不正当利益,将会被认定为重大恶性犯罪,刑罚将更为严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犯罪主体的前科记录、悔罪表现等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发行公司债券罪的量刑范围一般为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和处罚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定。
    结语
    根据《刑法》第179条的规定,对违法发行公司债券罪的量刑和处罚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严重程度,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和犯罪动机,以及前科记录和悔罪表现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发行公司债券罪的量刑范围一般为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和处罚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八条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百一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百条 非法开设证券交易场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证券交易所违反本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允许非会员直接参与股票的集中交易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