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是怎样的
释义
    (一)公民名誉权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
    (二)法人名誉权
    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评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一、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
    一、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为:
    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相关的损失费金额,法律没有统一的标准,当事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良好评价或改善、改变不好评价的权利和维护名誉权不受侵害的权利。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侵犯名誉权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
    1、侮辱行为
    2、诽谤行为
    3、新闻报道的严重失实
    4、评论严重不当
    二、名誉权诉讼的原告是谁
    原告是被侵权人,当事人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开庭审理。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按法定程序申请延长。
    名誉权是民法典赋予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具体人格权,法律禁止任何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被侵犯了名誉权的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承担民事责任。
    遇到被侵犯名誉权首先要收集侵权人侵犯名誉权相关证据,
    (一)收集被侵权证据有:
    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
    2、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
    3、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
    4、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