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能申请仲裁 |
释义 | 解除劳动合同了还能申请劳动仲裁的。 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一年内,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写明劳动者姓名,所在单位,具体工作,单位全称,法人姓名,提供与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明。 一、不给工资没有合同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报酬,并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向劳动者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劳动者也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审理认为劳动关系成立的,应当依法裁决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二、没签合同不给工资怎样仲裁 没签劳动合同被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没签劳动合同,如果单位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证据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打卡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到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