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发生时,用人单位未签合同,如何处理? |
释义 |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应首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以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旦劳动仲裁部门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在这两份鉴定结论得出之后,劳动者可以先与用工单位就工伤待遇进行协商。如果用工单位拒绝给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法律分析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应首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以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旦劳动仲裁部门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在这两份鉴定结论得出之后,劳动者可以先与用工单位就工伤待遇进行协商。如果用工单位拒绝给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一、没有合同怎么申请工伤 没有合同也可以申请工伤,但是应当先证明双方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职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证明双方确实存在劳动关系。在劳动仲裁委员会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和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帮助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以获取工伤待遇。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自己承担全部费用。 二、未签劳动合同,发生了工伤怎么办 先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诉确认劳动关系,仲裁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到劳动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及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该两份鉴定结论出来后可先向用工单位针对工伤待遇进行协商,若用工单位不给予,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拓展延伸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的,职工本人可以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让劳动仲裁委员会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经过工伤认定后,职工可以进行工伤鉴定,鉴定伤残等级。完成工伤认定和工伤鉴定后,职工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应当积极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结语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应首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以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旦劳动仲裁部门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在这两份鉴定结论得出之后,劳动者可以先与用工单位就工伤待遇进行协商。如果用工单位拒绝给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