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一般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宣判结果?
释义
    刑事案件开庭后一般三个月内宣判,当庭宣告判决的五日内送达相关人员。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的开庭时间没有具体规定。民事诉讼二审中,新证据的认定包括未被当事人知悉的证据、未提出但法院已释明的证据、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以及经法院准许延期但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法律分析
    一、一般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宣判结果?
    一般三个月之内会宣判。
    1.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的审限是三个月,复杂的可延长三个月,简易程序审限不超过二十日,可能判有期以上刑罚的,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2.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二、一般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多久开庭没有具体的规定。
    1.刑事二审上诉多久时间可以开庭其实是没有具体的规定的,法律上只是规定二审法院受理后的时间期限,一般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二个半月,民事案件最长的时间是三个月。而一审法院多久时间内要把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在实际操作和法条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中所提及的关于二审程序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如果有不服法院的第一审判决的,可以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天之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如果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的裁定的,可以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天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上诉状的内容应该包含: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当前职业、就职单位、目前住所、身份号码、手机号码等;;原案件审查法院的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及上诉的具体请求和理由。
    三、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如何认定?
    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因不了解证据的价值未取得。
    1、是在举证期限内虽已客观存在,但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
    2、是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且有条件取得,因不了解其证据价值而未提出的证据,但法院已经予以释明的除外。
    3、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但在举证期限内因客观原因未能取得的证据。
    4、是为了反驳对方的主张或举证,而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出的证据。
    5、是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延期,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违反客观事实的。但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能在期限内提供证据的,应明确排除在“客观原因”之外。
    一般刑事案件二审上诉之后,多久开庭是要看具体的案件情况的。上诉状的内容应该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当前职业等。如果当事人知道证据的存在,因为不了解证据的价值而没有获取,在二审中可以认定为新的证据。
    结语
    根据以上信息,一般刑事案件开庭后宣判结果通常在三个月内完成。对于刑事案件的二审上诉,具体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民事诉讼的二审,新证据的认定包括在举证期限内未被当事人知悉、掌握的证据,当事人知道证据存在但未提出的,以及因客观原因未能在期限内提供的证据等。具体的案件情况会影响二审开庭时间和新证据的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节 侦查终结 第一百五十七条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8: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