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两次猥亵同一乘客的刑事案例
释义
    两次猥亵同一乘客嫌疑人的处罚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不触犯刑法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两次猥亵同一乘客嫌疑人怎么处罚
    两次猥亵同一乘客嫌疑人的处罚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不触犯刑法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法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同一行为两次行政处罚违法吗?
    同一行为两次行政处罚不是违法。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对吗
    对。这是《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但准确的表述应为“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其中,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专利侵权是不是涉及刑事犯罪,专利侵权的刑事案例
    专利侵权一般是不涉及刑事犯罪的。但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当认定为犯罪行为,由审理的人民法院对该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证罪的案例
    关于伪证罪的案例的法律问题,相关法律知识。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案例分析被告人唐某,男,生于一九六七年八月十二日,汉族,高中文化。
    因包庇于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日被刑事拘留,同年五月二十一日被逮捕(一九九七年七月四日被取保候审,十二月四日撤销取保候审)。
    现羁押于汝南县看守所。
    汝南县人民检察院于一九九八年二月九日以被告人唐某犯帮助毁灭证据罪,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汝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袁红卫、孙华惠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唐某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经合议庭评议,现已审理终结。
    汝南县人民检察院(1997)汝检刑诉字第8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唐某于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夜窜到汝南县人民检察院,将该院提取的西关村民委员会第六村民组的帐本、票据盗出后烧掉,其行为已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请求依法判处。
    被告人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供认,没有提出辩护意见。
    经审理查明:
    被告人唐某之妻张文秀任本村民组财务会计,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九日因涉嫌贪污被汝南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
    四月二十四日夜,被告人唐某越墙进入汝南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科办公室,将该科提取的本村民组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六年度的会计帐及现金帐盗出,在检察院二楼厕所内撕下总帐74页,现金帐14页烧掉后逃离现场。
    上述事实,有如下证据证实:
    1证人付文化、李明证明: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午下班后将装有西关六会计帐放在办公室一头沉桌柜里,没有锁第二天上班时发现帐本被盗,其中有正在查证的5500元现金去向的明细帐和群众举报的其它问题也无法查证。
    第二天在打扫卫生时发现厕所内有烧纸的痕迹。
    2案发后现场勘查笔录、提取的遗留物及照片在卷佐证。
    3被告到案后供述的作案时间、地点、烧掉的帐目数量等情节与证人证言、现场勘查相一致。
    上述证据已经庭审核实,证据确切,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唐某为摆脱检察机关对其妻的追究,故意烧毁大量证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予支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被告判决如下:
    被告人唐某犯帮助毁灭证据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相关内容:
    
     该内容由 王安妮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