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区分持续经营和在职公司的区别
释义
    经营状态与生产状态不同,营业利润是区分的关键。企业存在并正常经营称为在役,而在役则指停止经营。在役企业一般不再生产,而在役企业仍有正常生产。存续、营业中、撤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是八种常见经营状态。若公司处于经营状态,说明正常运营,而存在状态则意味着仍存续但可能未经营。大多数存续企业是未上市的改制后集团或母公司。
    法律分析
    1.经营状态不同:在役是指企业的正常经营状态,在役是指经营主体虽然存在,但已经停止经营。现有企业是改制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
    2.生产状态不同:在役是指企业仍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在现有状态下,企业一般不再生产。也就是说,一个是生产性的,一个是非生产性的。
    3.营业利润的存在是不同的。处于行业状态的企业一般有营业利润,而不处于生存状态。
    公司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经营。也称为开放、正常和注册。一般来说,公司的存在不受股东变更的影响。因为公司与股东分离,股东的死亡、退股、破产原则上不影响公司的存在,公司可以独立存在。所以认为公司可以永久生存。
    一般有八种经营状态:存续、营业中、撤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1.企业身份的存在,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持续正常经营。也称为开放、正常和注册。
    2.营业状态是指企业正常投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运行。因为各省可能会有细微差别,一般在商,正常,商,注册在商,有效,注册在商也就是在商的意思。
    3.撤销商业地位;注销是指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是工商局对违法企业的行政处罚。企业被吊销许可证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注销工商登记后,企业法人消灭。
    4.企业法人资格的注销,意味着企业不复存在,失去了法人资格。
    5.迁出经营状况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发生变更,迁出主管机关。
    6.企业身份迁入是指企业变更登记机关,迁入主管机关。
    7.停业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在期末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在条件发生变化后仍恢复生产。
    8.企业身份清算是指企业因破产、撤销等原因解散、终止营业后,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如果一个公司处于经营状态,说明她各方面都很正常,在经营,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处于存在状态,说明这个企业还存在,但是很有可能他还没有在经营。而且大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那些重组或改制后仍然存在,但尚未上市的企业。
    结语
    经营状态不同,一个企业在役表示其正常经营,而另一个在役则意味着停止经营。现有企业是指改制后以集团公司或母公司形式存在的未上市企业。生产状态也不同,一个仍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另一个一般不再生产。此外,营业利润的存在也不同,处于行业状态的企业一般有营业利润,而不处于生存状态。因此,一个公司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经营,也被称为开放、正常和注册状态。一般情况下,公司的存在不受股东变更的影响,可以独立存在并永久生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三章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企业有权依照国务院规定出租或者有偿转让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固定资产,所得的收益必须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三章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六条 企业必须保障固定资产的正常维修,改进和更新设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