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和解之后是不是就无罪了 |
释义 | 在李某故意伤害罪一案中,尽管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并进行了赔偿,但公安机关仍对其进行刑事立案,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事和解并不能免除责任,和解协议中的内容也可能成为起诉的证据。 刑事和解不能免除责任,和解协议不一定能阻止刑事追究。 李某在故意伤害罪案件中签订和解协议并赔偿,但仍被判刑,刑事和解不能免责,和解协议成为起诉证据。 法律分析 在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中,李某与邻居因为口角纠纷发生肢体冲突,结果很不幸,经过鉴定,他自己遭受轻微伤,而邻居达到轻伤二级。在派出所,民警组织双方进行和解,签了和解协议。和解协议明确约定“双方因生活琐事引发纠纷,和解后不再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 于是,李某掏了3万元作为赔偿金,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李某以为就此万事大吉,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公安机关还是对李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进行刑事立案;一年后,李某的案件被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之后被法院判决故意伤害罪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个月。 在李某和被害人签订和解协议两年之后,李某竟然被抓去坐牢了。李某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还要判决有罪,为什么还要坐牢?不是都已经和解了吗?双方都承诺不再追究对方任何责任了,也已经赔偿了3万元,为什么还要被判决有罪? 在庭审当中,辩护律师提出,本案在侦查阶段双方已经和解,应当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然而,法院对该辩护意见不予回应,并在判决书中将刑事和解、获得谅解书作为从轻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认定。 其实,刑事和解并不能免除责任,即使赔30万、300万、3000万、3亿,结果还是一样,公安机关不会因为刑事和解而放弃刑事立案,也不会放弃追究刑事责任。更重要的是,该“和解协议”中的内容,还被用作证明李某与被害人发生打架的重要证据。 拓展延伸 刑事和解:解除刑责的法律途径 刑事和解是一种解除刑责的法律途径,它指的是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或公诉机关达成协议,通过支付赔偿金、道歉或其他方式达成和解,以达到减轻刑事责任或免除刑罚的目的。刑事和解的核心在于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经过法院的审查和确认。通过刑事和解,可以实现对被告人的社会修复和再教育,同时也可以满足被害人的赔偿和安抚需求。然而,刑事和解并不意味着被告人无罪,法院仍需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判断和判决,以保障公正和法律的权威。 结语 对于李某来说,刑事和解并不能免除责任。即使赔偿了3万元并签订了和解协议,他最终还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个月。刑事和解只是一种解除刑责的途径,它需要法院的审查和确认。在这个案件中,和解协议的内容反而成为了证明李某与被害人发生肢体冲突的重要证据。刑事和解的核心是双方自愿达成协议,但法院仍需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进行判断和判决,以维护公正和法律的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