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厂拖欠工资是否违法? |
释义 | 工厂拖欠工资超过30天属违法,可通过协商、投诉、劳动仲裁和法院强制执行等方式处理。仲裁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签字领取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 法律分析 一、工厂拖欠工资多久属违法 工厂拖欠员工工资超过三十天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超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工资的时间发放工资的行为。实行月薪制的用人单位,工资必须按月发放;实行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应依照约定按小时、按日或者按周发放工资。 二、拖欠工资如何处理 1.和单位协商一致,单位支付员工工资。 2.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经协调,单位支付员工工资。 3.申请劳动仲裁,经过裁决之后单位支付员工工资。 4.裁决后单位拒不支付可申请移送法院,强制执行。 三、拖欠工资仲裁要提供哪些证据 1.您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2.您的工资数额以及工资发放时间;(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 3.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是相应的收据,您可以让单位举证您确实领取了工资; 4.证人证言;(如:同事或者是其他相关知情人员的证言) 5.其他一切可以证明单位没有发您工资的证据材料。 拓展延伸 工厂工资拖欠引发的法律纠纷如何解决? 当工厂拖欠工资引发法律纠纷时,解决的方法主要取决于法律制度和劳动法规定的程序。首先,受影响的工人可以与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联系,寻求法律援助和建议。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和解,或者仲裁机构可以作出决定。如果仲裁无效,工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的裁决来解决纠纷。此外,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确保企业按时支付工资,以预防类似纠纷的发生。总之,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工厂工资拖欠引发的法律纠纷,可以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公正。 结语 工厂拖欠员工工资超过三十天属违法。解决方法包括协商、投诉、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等。提供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签字记录等。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确保公平公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工厂工资拖欠的纠纷,保障工人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