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资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吗? |
释义 |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原因是:集资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侵犯的客体之一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由于资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又因生产者、经营者自有资金的有限性,导致社会筹集资金成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活动,所以,导致一些企业以集资为名,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因此,将单位纳入集资诈骗的犯罪主体中,可以有效打击此类犯罪。 一、集资诈骗最新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集资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此罪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怎样才算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认定如下: 1、非法集资通常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 2、非法集资,是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 3、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 4、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 5、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一、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罪,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非法集资的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总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没有经过监管部门的批准就实施了诈骗等手段公开获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且侵犯了公民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就是非法集资。如果进行非法集资。达到规定的数额,可能会构成犯罪,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