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做什么的 |
释义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顾名思义,其期限是固定的,有着明确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至于期限是多长,可以由双方结合实际需要,协商一致约定。 在实践中,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最常见的劳动合同种类。多数用人单位出于保持用工灵活性、惧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难以解除的原因,也更愿意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非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什么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体是指: 1、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 2、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 3、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还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延长期限。 4、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是较短时间的,如一年、二年,也可以是较长时间的,如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不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也无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约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决定,而必须是双方的行为,其解除的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出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