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间接证据是指什么意思 |
释义 | 间接证据,就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但能和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共同证明和确定案件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包括的种类很多,例如盗窃案中犯罪分子遗留在犯罪现场的脚印,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等都是间接证据。案件的侦破往往是从间接证据入手的,一步一步锁定侦查对象进而确定嫌疑人。 司法实践中,可以将证据分成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间接证据的证明效力要比直接证据低。但是在证据获取时,由于间接证据范围大,数量多,因为比直接证据更容易获得。 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 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是依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里所说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遵守规则 根据间接证据的特点和司法实践经验,在完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几项规则: 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 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 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 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第六十四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