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的管辖原则
释义
    (一)有利于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便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
    (四)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留有余地,做到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一、刑事诉讼的管辖具体是怎样的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一般原则: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普通刑事案件的第一审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3、中院管辖的例外规定
    除了上述最基本的以外,由于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在法条上体现的略显复杂,因此笔者在此作一简单归纳:
    (1)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但是对于第一审刑事案件,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不能再指定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2)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3)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4)
    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同意移送的,应当向基层人民法院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法院接到上级人民法院同意移送决定书后,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并将起诉材料退回同级人民检察院。
    (二)地域管辖
    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1、犯罪地法院管辖为原则
    刑事案件原则上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预备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地以及销赃地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2、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例外
    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的原则是以更为适宜为前提的,要视具体案情来定,由于标准模糊,不是司法考试的重点。这个原则是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地区管辖所作的一项辅助性的规定。其中,被告人居住地包括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