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行为包含了几层含义
释义
    (一)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主体要素。
    (二)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的职权、职责要素。
    (三)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是行政行为作为法律概念的法律要素。
    一、如何认定行政诉讼的被告
    (一)直接向法院起诉和经过行政复议以后向法院起诉被告的确定。
    ⑴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的确定。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⑵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被告的确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二)共同行政行为中被告的确定。
    当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作出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时,它们是共同被告。
    (三)行政授权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四)行政委托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五)行政机关被撤销后被告的确定。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二、行政处罚该如何撤销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决定后,如果想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应该向行政处罚相对人出具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任何行政行为如缺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要件,该行政行为就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所谓“不适当”,是指相应行政行为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现行政策、不合时宜、不符合有关善良风俗等情形。
    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
    这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原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并不因原告的起诉而停止执行。这是因为:第一,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责,而行使管理具有连续性;第二,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在法律上具有执行力。行政诉讼是要解决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但究竟是否合法要由人民法院审理结束后才能清楚。因此,在诉讼期间不能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