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旷工是指劳动者未经请假即缺勤,缺勤就是劳动者应到而未到岗工作。判断劳动者是否到岗工作并不以是否有考勤记录作为唯一标准,关键是是否到岗工作。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旷工多少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者是否到岗工作来决定是否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法律并未规定旷工多少天劳动单位可以开除。所谓旷工,就是指劳动者未经请假即缺勤,缺勤就是劳动者应到而未到岗工作。判断劳动者是否到岗工作并不以是否有考勤记录作为唯一标准,关键是是否到岗工作。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旷工多少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如何解除旷工员工的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旷工员工的劳动合同。旷工是指员工无正当理由,连续超过规定工作时间或者未按规定返回工作岗位的行为。如果员工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在解除旷工员工的劳动合同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结语 旷工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并不能随意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因此,在处理旷工问题时,用人单位应该更加注重劳动者是否到岗工作,而非仅仅依据考勤记录。只有确保劳动者到岗工作,才能保证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