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村土地登记纠纷的处理
释义
    一、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原则、对策、建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维护土地安全,保证土地生产正常运行,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幸福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在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时应采取如下对策:处理原则公正及时地审理每一件案件,对侵权事实清楚的及时受理,予以支持。对土地流转纠纷。针对外出打工后,将地交给他人耕种发生的纠纷。原则上保护承包人的权利。承包合同纠纷,此类纠纷很少签订合同。关于出稼女承包权问题。目前农村存在着一些农家女出嫁后,居委会或村民小组收回其承包土地引发纠纷。引入情势变更原则,公正界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加强诉讼调解,力促社会和谐。建议为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纠纷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民调组织,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尽量减少上访和诉讼案件发生,确保社会稳定。利用各种媒体对乡村干部及群众宣传《土地承包法》相关知识,让他们学法、知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县乡政府应加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力度,县、乡政府要对土地承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有关部门对土地纠纷案件要提前介入,做好前期工作。各级政府、乡村土地等部门要牵头联动,密切配合来处理此类纠纷,仅靠法院或土地管理部门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法律的困惑,很难适应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如梁庙乡小王庄村民组与本组出嫁女纠纷,群众明讲法院判的对,就是不给她地,法院判决是一张废纸,并且言词激烈,态度蛮横,法院处理两难境地,处理起来难度大。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司法机关和乡镇政府加强对农村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基层调解,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在调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的作用。强化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防止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对策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这些问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规范机动地管理。
    2、积极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3、妥善处理承包期内收回的农户承包地。
    4、是妥善处理“户在人不在”农户的土地承包。
    5、妥善处理婚出婚入人口承包地问题。
    6、妥善处理征收征用或占用农户承包地问题。
    7、认真落实农户承包地退耕还林(草)补助政策。
    8、妥善处理弃耕撂荒承包地问题。
    9、妥善处理土地使用权纠问题。
    10、进一步完善土地延包工作。
    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原因特点土地承包纠纷的特点土地承包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减免了税收,实行粮种补贴,农民更加珍惜土地。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引发的纠纷。土地流转不规范导致的纠纷。侵犯承包经营权的纠纷。因土地被征用引发的纠纷。因违反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有的乡镇政府行为不规范,对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干预过高。有些乡镇政府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村社干部行政规范指导,造成农村承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不必要失误。在履行过程中常常因为村委负责人更换,新班子对前任村委订立的合同一些地方在本村妇女出嫁或者离不满。婚后,该妇女未取得新的土地承包权,原土地承包合同也未到期。农民承包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造成纠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