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仅限于户口所在地
释义
    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的主旨是:在异地受理点申请,填写登记表,提交资料并缴纳费用,采集人像和指纹信息,最后在30个工作日后返回受理点领取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个人信息、照片、指纹、有效期和签发机关。但首次申领、信息不一致、相貌变化无指纹、伪造和不良信用记录等情况无法异地办理。
    法律分析
    身份证可以异地办理。在异地办理需要在异地受理点进行申请,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再在受理点上交相关资料,现场采集人像和指纹信息,最后缴纳工本费,一般是二十至四十元不等。同时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再完成申请工作三十个工作日后返回异地受理点领取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
    以下情形的不能异地办理:
    1、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
    2、申领人提供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住址变更除外)与人口系统中信息不一致难以确认身份的;
    3、申请人相貌特征发生较大变化,且居民身份证未登记指纹信息,难以确认身份的;
    4、有伪造、变造、买卖、冒领、骗领、冒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和买卖、使用伪造的居民户囗簿、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国家机关证件行为的;
    5、属于国家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送的不良信用记录人员的。
    拓展延伸
    户籍迁移限制及相关政策
    户籍迁移限制及相关政策是指对个人户口迁移进行限制和规范的政策措施。在我国,户籍迁移受到一系列限制,如居住证制度、人口调控政策等。这些限制旨在控制人口流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政策,个人在迁移户口时需满足一定条件,并遵守相关规定。政府通过户籍迁移限制,可以更好地管理人口流动,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也应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迁移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户籍迁移限制及相关政策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异地办理居民身份证方便快捷,只需填表、交资料、缴费,30个工作日后即可领取。登记项目包括个人信息、相片、指纹等。但首次申领、信息不一致、身份难确认等情况不能异地办理。户籍迁移限制是为了管理人口流动,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平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一条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坏不能辨认的,公民应当换领新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领取新证时,必须交回原证。居民身份证丢失的,应当申请补领。
    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的居民身份证有前款情形的,可以申请换领、换发或者补领新证。
    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居民身份证的机读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