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消费者在合同解除前应当听取商家的解释,商家应当配合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解决。如果商家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来提供商品或服务,消费者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款或赔偿;如果消费者对商家的服务或商品不满意且无法和商家达成协议,消费者也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款或赔偿。消费者在合同解除后还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寻求帮助。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的; (二)重大误解的; (三)违反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决定的; (四)违反合同约定,未履行主要义务的; (五)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商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合格的商品或者服务; (二)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和有关信息; (三)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有效期限; (四)在推销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得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六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请求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