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房屋宅基地可以转让吗 房屋宅基地转让是指 宅基地使用权 的转让,而不包括所有权的转让,尽管如此,农村房屋宅基地的转让依然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地随房一并转让。 二、宅基地的确权纠纷解决办法 宅基地出现确权纠纷的,应当首先包村委会解决,如果村委会解决不了的,应当通过政府机关进行调解纠纷,纠纷双方的当事人也可以直接通过人民法院处理。 三、宅基地的其他法律规定 宅基地详细的法律规定主要见于《土地管理法》的内容以及各地区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在《土地管理法》当中,农村宅基地的规定具体为: 1 、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2 、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3 、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4 、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