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里能规定第三方权利吗 |
释义 | 合同里能否约定第三方权利由合同当事人协商决定。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要求必须取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合同对方第三人不同意时,合同承受不发生效力。 一、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五百五十一条规定,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六条规定,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有关规定。 二、什么是合同订立主体 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应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的行为。在某些合同关系中,由于一方当事人只享受权利,而另一方当事人仅履行义务,所以债权人与债务人是容易确立的。但在另一些合同关系中,当事人双方互为权利义务,即一方享受的权利是另一方所应尽的义务,另一方承担的义务则是一方所享受的权利,因此,双方互为债权人和债务人。如前所述,合同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同债权又被称为相对权。主体的相对是合同关系与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等的重要区别。不过,合同关系的主体或者当事人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债权人可以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可以将其债务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这样,第三人可以为新的债权人或新的债务人。例:甲与乙签订了一个价值6000元的用餐合同。用餐10天后,乙向甲付款。但9天后,甲有事去美国出差要30天才回来。甲通知乙,乙把该款付向甲的采购商丙,丙为新的债权人。 三、请问公司转让不立合同可以吗 最好签订合同,否则容易发生纠纷。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二条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请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可以向第三人主张。 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