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期徒刑能执行多少年? |
释义 | 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服刑2年后可减刑。减刑幅度: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一般可减为20-22年有期徒刑;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15-20年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不能少于十三年。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执行有期徒刑,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延伸 无期徒刑判决后是否存在减刑可能性? 是的,无期徒刑判决后存在减刑的可能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期徒刑服刑一定年限后,犯人可以根据自身表现和改造情况,向法院提出减刑申请。法院会根据犯人的表现、改造情况以及社会危险性评估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决定是否减刑。减刑的具体幅度和条件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定。减刑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而是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决定。因此,无期徒刑判决后的减刑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案进行评估和决定。 结语 无期徒刑判决后,服刑期满十三年后,罪犯可以根据悔改和立功表现申请减刑。一般情况下,悔改或立功表现可以将无期徒刑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而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减刑的具体幅度和条件由法院根据个案综合考量决定。需要强调的是,减刑并非必然发生,而是经过法院审查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知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