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遭受故意伤害罪概述 |
释义 | 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期三年至十年。若致人死亡或特别残忍致重伤,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伤害罪是最常见的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必须实施非法伤害行为,如破坏人体组织、器官功能。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律分析 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对未成年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对于行为人的量刑,需要结合犯罪行为人的悔罪情节、刑事责任年龄等确定。一般来说,刑期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行为人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或残疾,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遭受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 未成年人遭受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是指在法律框架下对犯罪行为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故意伤害进行界定和处理的规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犯下故意伤害罪的成年人,其法律责任将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后果进行判定。同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法律也设立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监管,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加强教育宣传,建立专门的法律机构和程序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通过这些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犯罪行为人的量刑,需要考虑其悔罪情节和刑事责任年龄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刑期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导致被害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或残疾,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法律设立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加强监护和监管、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以及加强教育宣传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和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