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意思表示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释义
    意思表示生效的条件是:可以认识到在某种法律效果的意思,或者是内心认为已经达到了某种意思。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简单的说就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愿。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是体现为司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
    一、意思表示生效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1、有特定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2)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3)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
    (4)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5)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这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的一般规则。但有时法律对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会作出特别的规定。
    3、公告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实践中,在意思表示有相对人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意思表示的表意人不知道相对人的具体地址、相对人下落不明的情形。对表意人来说,要通过信函、邮件等方式送达相对人是困难的,其意思表示就有可能迟迟不能送达,影响其利益。对此,必须允许表意人采取特殊方式送达其意思表示。这种方式只能是公告送达。本条明确规定了,在这种情形下,表意人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对于以公告的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就是说,表意人一旦发出公告能够为社会公众所知道,就认为意思表示已经到达,即发生效力。意思表示分为很多类型,这些类型当中每一种类型意思表示的准确生效时间都是有着不同的规定的,需要依照实际情况来判断属于哪一种类型,从而判断适合哪一种时效生效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意思表示生效的构成需要满足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