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卖双方的事情,国家、政府为啥要特别地管呢? |
释义 | 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全球化,以及商品构造的日益复杂化、高技术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严重,弱势地位更为突出。经营者利用这种优势地位强迫消费者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消费者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比较困难,依靠市场的自发作用也难以改善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需要国家的积极干预,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司法,弥补市场缺陷,为消费者提供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形,借鉴国内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经验,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首先,无论是国家的立法、执法还是司法活动,都应当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制定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内的有关保护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构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相关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应当依法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消费纠纷发生后,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应当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纠纷,防止矛盾的激化。其次,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是被动的,而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正当、及时地行使权利。这一方面包括国家从立法层面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的维权手段,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章为消费者提供了协商、调解、投诉、诉讼、仲裁等多元化的维权手段。同时,一些消费者协会可以为保护众多不特定消费者权益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另一方面,也包括政府和相关行政机关采取行政措施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听取消费者及其社会团体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查检验结果,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 该内容由 陈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