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种粮补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释义 | 一是补贴导向应向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倾斜。补贴政策要鼓励引导种粮企业、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开展机械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补贴资金向工厂化育秧、机插、烘干等社会化服务环节倾斜,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 二是补贴资金“化零为整”,重点实施专业性补贴。 (一)在开展稻谷补贴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过程中,一是由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未完善,导致补贴面积审核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对部分农户身份证信息、银行(卡折)账号审核不严,导致补贴资金发放不成功;三是地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农民未得到相应的补贴。 (二)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农村电商是农业现代化的潮流所趋,然而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技术、综合素质较低的劣势,农村劳动力种植积极性下降,加上农村缺乏先进生产设备和先进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率低,大规模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果业生产、规模养殖等依旧是薄弱环节,缺乏带动机制,导致粮食产量不高。 【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第三条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