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解决独生子女养老问题 |
释义 | 法律分析: 失独: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里老人父母由谁来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问题 失独,是任何一个家庭都不可预测的灾难! 失独,正在成为中国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后的一个没人买单的后遗症! 专家估算,目前全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个。他们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贡献者,也是牺牲者,但如今他们是无助者——这些家庭基本上面临着“老不起、病不起、伤不起”的困难 最近一篇“计生委主任失去独子后陷入恐惧 后悔没生二胎”报道广为流传,这位曾经为计划生育做出很多贡献,甚至打掉自己计划外的胎儿,获得奖状百米之高的优秀计生干部,在她六十四岁时,独子患癌症去世,老人的痛楚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被问之如果时光倒流,还会打掉计划外的胎儿吗?她坚定地说:不会! 试想,当一个坚定的计生干部都动摇、怀疑、走向对面的时候,还能指望谁去相信它、响应它、执行它呢? 确实啊!育儿养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年龄大都50岁开外,一直和唯一的子女快乐地生活,一场意外却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这些父母大多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困难、60年代的文革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乡、80年代的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岗。当唯一的孩子不幸离世,他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然从主流中掉队,老无所依,因而,养老、医疗、无人送终,正成为这些失独父母最大的焦虑 政府当初强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宣扬“只生一个好”、“养老问题上面一定会解决”的时候,等于向这些人做了国家承诺,原本应该及早行动,而非空口白牙,可目前有谁来关心失独家庭和失独老人,有谁为计划生育这个后遗症买单?对于他们,国家理应补偿,尤其是当这些独生子女家庭失去独子的时候,尤其需要兑现当初的承诺。巨大牺牲和庄严承诺应该是相伴而生,只有牺牲没有回报,不公平,也注定无法持续 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我们应该善待他们。在人生步入中老年的时候,孩子却不幸离开了他们他们一天天地老去,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正视这个群体的存在。如何帮助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真正关乎社会稳定,也真正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