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青少年犯罪有:财产犯罪、性犯罪、反革命犯罪、婚姻家庭犯罪。青少年如果未满十二周岁犯罪的,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六周岁,则犯任何罪都需要负刑事责任。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 2、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 4、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青少年犯罪案件有以下几种明显特征: 1、犯罪年龄低龄化;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2、家庭教育缺失,法律意识薄弱; 3、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犯罪多呈盲目性; 4、青少年犯罪呈暴力化、凶残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