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手机网络诈骗多发,主要原因是网络诈骗的隐蔽性、连续性、跨地域性等特点,使侦破较之普通诈骗要困难得多。巨大的利益诱惑和较小的风险使进行手机网络诈骗活动的行为人前仆后继,有恃无恐。此外,许多受害者由于爱面子或者是受骗金额小而不愿意向公安机关报案。 一、如何加强对手机网络诈骗的治理? 1、严格保护私人资料。有关部门规范登记、注册、服务、交易等客户资料,防止被人非法利用。电信、移动等通讯企业,可以取消零售小店的售卡业务,对于手机充值卡以及网络手机充值实行实名制,以杜绝犯罪渠道。 2、加强预警宣传。公安机关要联合电信、移动、银行、新闻媒体等平台,采取普发短信、温馨提醒、媒体揭露等形式,及时对相关骗术进行曝光,在最大范围内开展预警提示。 3、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当前多种社交平台并行建立,无论是社交软件还是网络游戏都容易滋生犯罪行为。国家应当实行对移动、电信等通讯的严格管理,在来电显示方面实现号码真实显示,禁止任何方式更改来电显示号码;通过网络转接的号码,要严格审核,对于经常出现的诈骗号码,进行反追踪,查询其归属地,冻结一切关联的账号。 对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和400电话、大型网络游戏等也要实行实名制注册,对网民进行个人信息认定,一旦在此类平台发生犯罪便有线索可查,有利于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4、加强案件管理工作。要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案件相关信息,特别是涉案电话号码、涉案人员信息以及银行账号等,在通讯、金融等部门配合下与发案地、账户开设地、电话捆绑地、取款地四地公安机关通力协作,共同打击诈骗活动,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5、给手机网络诈骗专门定罪。我国现有法律条款对于网络诈骗缺乏足够的威慑力,有必要完善和修改,明确的法律规定,会给犯罪分子以警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