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职工的辞职可以要求恢复么 |
释义 | 患有精神病的职工签字辞职是否有效,取决于劳动者签字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辞职时有行为能力则辞职有效。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此时自己做出的民事行为一般为无效民事行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区别是什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差别在于对于自我的控制能力,两者的区别其实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客观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有可能存在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更成熟的心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18岁以下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什么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做原告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做原告的。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平等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同样具有诉讼权利能力,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有代理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条,有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过程中,对已经患有精神病但病情得到控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安排适当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对病情严重不能控制的,应当送医院治疗。医疗终结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