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文物后出售怎么定性 |
释义 | 盗窃文物后出售构成倒卖文物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应依法对其进行量刑处罚。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行为人实施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损害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就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罪,应当予以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里的盗掘,是指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而私自挖掘。 二、盗掘古墓罪由哪些要件构成 盗掘古墓罪的构成条件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这里的盗掘,是指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而私自挖掘。 (2)侵犯的客体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这里的古文化遗址,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由古代人类创造并留下的表明其文化发展水平的石窟、地下城、古建筑等。 古墓葬,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中华民族历史上建造并留下的墓穴及其有关设施。 (3)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而进行盗掘的主观心理状态。 (4)盗掘古墓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三、如何确定构成盗掘古墓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二)客观要件:本罪属于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就已构成本罪,至于是否造成使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受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只对确定本罪适用的法定刑有意义。(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能否构成本罪主体,法律无明文规定,我们认为,根据其他有关对单位犯罪的法律规定来理解,如果本罪是在单位名义组织策划下实施的,可以对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宜对单位直接追究刑事责任。(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且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