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高温保护措施职工中暑怎么办 |
释义 | 单位无高温保护措施致职工中暑,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产假后调岗不接受该怎么办 产假后调岗不接受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其内容应该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条款。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在合同中确定的,如果需要变更,也应该协商一致才可变更。对于产假结束的女职工,需要更换岗位的,应该和该员工协商一致才可以。否则,企业应当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相关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机关单位认定的高温补贴怎么做科目账 机关单位里的高温补贴要计入职工薪酬这一科目。如果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其工资总额。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