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实施协调发展原则的制度措施是什么?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协调发展原则的制度措施:1、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决策。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地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立法目的,并将规划和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2、通过“三同时”制度保障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三同时”制度旨在与环评制度相衔接,通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来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所提出的防治污染的措施。“三同时”制度重在防范从事具体经济活动的排污行为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更进一步将“协调发展”落在了实处。3、通过循环经济制度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对废物进行再使用或者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与再生利用的经济发展方式。4、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5、通过清洁能源制度解决环境对经济的制约。6、通过绿色GDP核算等经济政策促进和保障协调发展原则的实现。这样解释大家理解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