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新环保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几种? |
释义 | 一、新环保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哪几种? 我国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有环境行政处分和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处分由于人员不同,种类各异。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分为六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企业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七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 环境行政处分与环境行政处罚同属行政制裁的方式,但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实施处罚的机关不同; 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3、制裁的对象不同; 4、制裁的形式不同; 5、救济方式不同。 二、企业违反环保政策的处罚措施有什么?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2、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4、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