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
释义 | 同居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构成要件、法律后果、身份关系、财产关系和法定继承权利等方面。同居无需满足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和婚姻实质要件,不受法律保护,财产归各自所有,不享有法定继承权利。事实婚姻则要求满足以上要件,具有法律效力,享有夫妻身份关系、共同财产和法定继承权利。在判定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时,需考虑时间点和是否符合结婚实质要件。这两种关系对财产分割产生直接影响。 法律分析 一、同居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区别是什么? 同居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区别主要是: 1、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事实婚姻要求男女双方必须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双方结合符合法定的婚姻实质要件,与结婚登记不同的是仅在于缺乏形式要件即未到相关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而同居无此要求。 2、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一旦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具体处理时视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与合法登记缔结的婚姻同等对待。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同居期间男女双方的财产亦不能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同居关系依法应予以解除。 3、两者的身份关系不同。事实婚姻,男女双方视同夫妻关系,所生子女视为婚生子女。同居的男女双方为非法的,双方不具有夫妻的身份关系,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 4、两者的财产关系不同。事实婚姻,男女双方共同生活期间所得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同居期间所得财产,除非有相关证据证明,否则,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 5、两者享有法定继承的权利不同。事实婚姻成立的夫妻双方可依法定继承相互继承遗产。同居关系的男女双方,不享有法定继承的权利。除非一方订立遗嘱将其遗产归同居的另一方所有。 二、认定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的方法 男女双方在一起生活的情况是属于事实婚姻还是属于同居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凡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同居生活的,并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2、凡是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同居的,如果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属于同居关系;如果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应当补办婚姻登记,不予补办的,属于同居关系。 3、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就已经同居的,但截止到1994年2月1日仍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只是到了1994年2月1日后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的,属于同居关系。 男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要在一个屋檐下住在一起就会被判定是夫妻的身份,也可能只是情侣而不会产生复杂的财产关系,而事实婚姻则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相处而将财产都混同在一起,在发生纠纷之后这两种不同的关系将直接决定财产的分割情况。 结语 同居关系和事实婚姻的区别在于构成要件、法律后果、身份关系、财产关系和继承权利等方面。同居关系无需满足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受法律保护,财产归各自所有。而事实婚姻具有法律效力,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享有法定继承权利。要确定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需考虑具体时间、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等因素。因此,男女之间的关系并非只凭同居而被视为夫妻身份,事实婚姻可能产生复杂的财产关系,需要慎重对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六条 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八条 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