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怀孕后失业,社保如何解决? |
释义 | 怀孕期间女职工不上班,单位需继续缴纳社保;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单位未按时缴纳社保费,需补缴并加收滞纳金。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难产增加15天产假,多胞胎每增加1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产假,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产假。 法律分析 职工在怀孕期间不上班,如果和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则仍然由单位和本人继续按规定缴纳社保。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法律客观: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拓展延伸 怀孕后失业,如何维护社保权益? 怀孕后失业可能会对社保权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您仍然有一些方法可以维护自己的社保权益。首先,及时了解自己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怀孕期间享受的各项社保待遇和权益。其次,尽早与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社保部门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劳动法律师,寻求法律意见和建议。此外,可以考虑申请失业保险金或其他相关补贴,以减轻经济压力。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重新就业后及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确保自己的社保权益持续得到保障。 结语 怀孕后失业可能会对社保权益产生影响,但您仍可采取措施维护权益。了解相关法规、与单位沟通、咨询律师是重要步骤。申请失业保险金、寻找新工作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也需考虑。保持积极心态,确保社保权益持续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国家提倡劳动者个人进行储蓄性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