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合同到期了,多久有效 |
释义 | 借款合同生效后,只要合同未完全履行,就是有效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期限不能超过三年的法定诉讼时效。如果诉讼时效期间经过,除债务人主动承担债务的,债权人将会丧失对其的胜诉权。 一、借条法律时效时间 借条期后法律时效的确定分为两种: 第一种,借条中约定了明确的还款日期,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只能在约定的最后一期还款日期到期后才能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而诉讼时效也就从约定的还款日期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还款日期到期后的三年之内,债权人没有向债务人主张过债权,那么该债务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此时如果债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债权人将会丧失胜诉权以,在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后的三年之内,债权人就可以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行使权力,例如:向债务人追索、向债务人发催款函、重新打借条等等,以此来中断诉讼时效或实现债权。 第二种,借条中没有约定还款日期,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行使权力,但同时也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是从出具借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三年。也就是说,债权人应当在债务人出具借条后三年之内向债务人主张债权或行使权力,以此来中断诉讼时效或实现债权。 二、企业应收账款如何找如何做好催收 1.密切关注债务人的经营状况 债权人应当在欠款产生后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监测, 一旦发生债务方财务恶化的情况,则可立即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2.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债权 申请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且时间短、见效快。 诉讼手段是最有效的也是最终保护债权的手段,其根本原因是依靠国家强制力, 只要债务人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以债务人的意志而转移。 债权人还可在起诉之前或之后,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在判决生效之后能够顺利收回应收欠款。 3.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举证 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不能,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因此证据的收集和及时举证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将会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4.关注诉讼时效的期间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则将丧失胜诉权; 我国普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人应当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 在此过程中,即使没有及时实现债权,但可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从而重新计算时效,有效地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实现债权。 三、借条和欠条的区别与诉讼时效 1、借条和欠条如果约定了还款日期则两者的诉讼时效没有区别,都是从其单据注明的还款日期开始2年。如果单据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那么借条和欠条的诉讼时效时间是有区别的。2、对于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诉讼时效从债权人主张自己权利之日起中断,但是债权人如果从借款之日起20年内不主张权利则债权人将丧失胜诉权。3、而对于欠条来说,债权人虽然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诉讼时效也是从债权人主张权利之日起2年。但是从出具欠条之日起2年内,债权人不主张权利的,将丧失胜诉权。也就是说,借款与欠款如果均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借款最长的诉讼时效是20年,而欠款只有2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