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赡养被继承人后,被继承人死亡能不能继承遗产,要看被继承人是否与赡养人签订了协议,如果有协议的,就能继承遗产。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依法继承中遗产分配应遵守以下原则: (1)遗嘱优先于法律规定的原则; (2)法定继承中实行优先顺位继承的原则; (3)同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平均分配的原则; (4)照顾分配的原则; (5)鼓励家庭成员及社会成员间的扶助的原则; 一、父母不把房产给子女怎么办? 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如果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