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作用是什么 |
释义 | 有下列作用: 1、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 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3、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4、保证未成年人接受学校科学、文化等知识教育。 5、照顾未成年人的生活。 6、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7、代理未成年人进行与其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8、代理未成年人进行诉讼。 一、未成年保护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订立该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法律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应为多少岁?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