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成本法核算的变化 |
释义 | 原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新准则规定,在对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采取成本法核算时,按上述方法确定初始成本后,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点评:控制的情况下成本法确认为商誉以及计入当期损益,都是在合并报表上做的,个别报表并不做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有哪些 长期股权投资可能涉及的控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长期股权投资不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或产业政策一般意义上来讲,企业拥有了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就代表着涉入了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虽然近几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的从业范围不再做严格的规定,集团公司中跨业经营现象极为常见,但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依然要考虑国家的相关规定,不能唯利是图,应该做到与国家的法律规定或产业政策保持一致。(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未经过恰当的授权批准授权控制是指在具体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即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对其效益性、合法性以及流程进行核准、监控以决定是否让其发生的措施。授权批准属于事前控制,可以将错误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部分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大,投资风险大,因此企业必须对长期股权投资设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三)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不正确长期股权投资从取得、持有到处置都会涉计较为复杂的会计处理程序。兼并式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会计处理方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类,从税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免税合并和应税合并。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怎样确认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D?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五)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