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田间道路宽度标准暂行规定 |
释义 | 田间道路建设标准,包括宽度和通达度要求,以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居民交通需求。乡道双车道要求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村道要求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对于特殊地区,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 法律分析 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宜为3m一6m,生产路的路面宽度宜为3米以下。在大型机械作业区,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应不低于95%,丘陵区应不低于80%。 通过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之间和田块与居民点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 标准同时对路基、路面宽度作出要求: 1、乡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2、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硬(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3、对于特殊地区,如三州及盆周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错车道数量每公里不少于3处。 拓展延伸 农村道路规划与安全:田间道路宽度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农村道路规划与安全一直是重要的议题,其中田间道路宽度标准的实施与监管尤为关键。根据相关规定,田间道路宽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农村道路的安全通行。这一标准旨在保证农业机械和车辆的顺利通行,提高农村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实施与监管田间道路宽度标准需要各级政府、农村道路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配合。监管工作包括定期检查、评估和维护田间道路的宽度,并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整改。通过有效的实施与监管,可以提高农村道路的安全性,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语 通过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保证农村道路的安全通行。田间道路的宽度标准制定是为了确保农业机械和车辆的顺利通行,提高农村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实施与监管田间道路宽度标准需要各级政府、农村道路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与配合。通过有效的实施与监管,可以提高农村道路的安全性,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法律依据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道路地类认定工作的通知》 第二条 农村道路路面宽度不超过6.0米,或路基宽度不超过6.5米。农村道路改扩建后路面或路基宽度超过上限,以及只设单向车道的道路,不得认定为农村道路,应纳入建设用地管理范畴,按规定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大型机械化作业区内的农村道路宽度可依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工资1033—2012)相关规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