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释义
    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诉讼时效规定为股东自决议作出起60日内提起,超时不受理。股东要求确认决议无效的诉讼不受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但特殊情况可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法院不予保护。分期履行债务时,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开始计算。届满后,义务人可提出不履行的抗辩,但已履行的不得返还。法院不主动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法律分析
    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诉讼时效是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超过该规定期限提起的诉讼,法院不予受理。对于股东要求确认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的诉讼,不受60日的诉讼时效限制。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拓展延伸
    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
    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法律法规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了解法律法规能够帮助我们遵守法律,保护自身权益,避免违法行为的风险。此外,对于企业而言,掌握法律法规可以确保合规经营,避免法律纠纷和罚款。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商法等。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民法涉及个人和财产权益的保护,劳动法则关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商法则涉及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
    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法律文书、参与法律培训、咨询法律专家等方式进行。同时,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和修订也是必要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风险意识。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将为我们的个人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结语
    了解和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法律法规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了解法律法规能够帮助我们遵守法律,保护自身权益,避免违法行为的风险。同时,对于企业而言,掌握法律法规可以确保合规经营,避免法律纠纷和罚款的发生。因此,学习法律文书、参与法律培训、咨询法律专家等方式都是获取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风险意识,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有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九条 本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权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或者网信、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7: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