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行政处罚程序错误是否可以重新做出处罚 |
释义 | 行政处罚程序错误可撤销并重新作出处罚,但有些情况下即使确认违法也不撤销,如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程序轻微违法但不影响原告权利、违法行为不可撤销、被告改变行为但原告仍要求确认违法、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且判决履行无意义。 法律分析 一、行政处罚程序错误是否可以重新做出处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处罚的程序如果错误,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该处罚决定,并可以判决被告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二、哪些情况下对行政行为确认违法而不撤销或判决履行 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3、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4、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5、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拓展延伸 重新审议2023年行政处罚程序错误的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对于2023年行政处罚程序错误的处罚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审议。重新审议是一种法定的救济途径,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准备充分的证据,详细说明行政处罚程序错误的事实和理由,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将依法进行审议,重新评估相关证据和程序,以确保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果重新审议确认程序错误存在,行政机关将重新作出处罚决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程序错误可被撤销或部分撤销,并要求重新作出处罚决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也可能不会撤销或判决履行。这包括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程序轻微违法但不影响原告权益、行政行为无撤销内容、被告改变行为但原告仍要求确认违法、以及判决履行无意义的情况。根据《行政处罚法》,当事人可申请重新审议,以保障其合法权益。重新审议将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重新作出处罚决定,保护当事人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三十八条 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 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