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抗疫政策会调整吗
释义
    抗疫政策会调整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防疫新二十条为重大调整做铺垫。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有一句话,可能大家容易忽略:增加救治资源!
    我国目前的重症新冠并不多,以目前的医疗资源应对如今的新冠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医疗资源。那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防疫政策将会有重大调整,而这种调整,有可能伴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增加救治资源的准备。
    二、国务院重提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同样在为重大调整做准备。
    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加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那是去年的工作重心,今年年底国务院重提加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原因何在呢?
    这仍然是为重大调整做准备!
    老年人是新冠重症及死亡的高发群体,在调整之前,要把这个高发群体保护起来。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的接种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冠重症及死亡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发生医疗挤兑。
    三、国家卫健委回复记者的提问让人浮想联翩
    同样在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关于“是否会重新考虑疫情应对政策?”时,讲到政府一直在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我国防疫政策过去及现在都有调整,今后也会调整。而且明确调整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考虑身体健康,还要考虑经济发展,考虑要保障居民兜里有钱过日子,不能光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却没钱生活。
    四、香港防疫政策调整试点
    防疫政策重大调整,可能会让经济发展更具有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风险,为了稳妥起见,需要部分地区先行试点。
    香港正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试点地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正在一步步向宽松化调整防疫政策。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四、加强优化调整工作的组织保障
    落实好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要突出抓好政策解读、培训指导和责任落实,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避免和消除对措施优化调整的误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一)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加强工作指导和各级培训。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优化调整工作的指导,完善配套政策,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各地要准确把握政策要义,进行全面部署,细化具体工作要求,深入开展面向各级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组织培训,推动提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联防联控机制、基层防控一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明确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周密组织实施,加强政策培训、力量统筹和物资保障,有力有序推进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要充分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斗争本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尽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不能落实不到位,造成防控风险放大,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把优化调整的措施抓扎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成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