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银行卡丢了可以补办原卡号吗 |
释义 | 一、银行卡丢了可以异地补办吗 不能。银行卡补办不能在异地办理,必须回开户城市,但不限开户行,可在开户地的任意同行网点办理。银行卡丢失,首先进行电话挂失,并在办理正式挂失之前反复电话挂失,以确保资金安全。挂失不要钱,补卡要钱,身份证也能异地补办,为什么银行卡不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致电胡女士的开卡银行**支行开户的网点电话,客服人员表示,问题的症结出在银行系统上,“尽管都属于总行,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银行系统,地区号不同,补办自然无法实现。”而该行湖南省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则认为,尽管银行实现了诸如卡号等业务全国联网,但是个人信息则没有联网,由于地区不同,进而导致原始信息无法验证。先办临时管制如果丢的是信用卡,那么各银行的挂失收费则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从20元到60元不等,其中收费最低的是工-行,20元;其次是广发银行,35元;其他银行大多收费在40元以上。若有时候信用卡只是暂时找不到,并不确定是否丢失,那么可以暂时不挂失,而选用“信用卡临时管制”,相当于暂时把卡片“保护”起来。目前交-行、建-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都可提供临时性账户管制,且不收费。该项业务不受开卡地限制,不论您身在哪座城市,都可以致电信用卡客服热线,办理信用卡临时管制。在临时管制期间如果卡片找回,持卡人可立即取消管制,卡片将恢复正常使用。已有银行走在前面银行卡异地补办,几大国有银行纷纷亮起红灯,但招-行、光大等少数商业银行却毅然亮起了绿灯。记者电话咨询了光大银行客服,该客服告诉记者,该行不仅能实时进行异地挂失,而且只要现场缴纳10元手续费,便可实现异地银行卡补办。同样是银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有银行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光大银行规模相对较小,用户资料均实现了联网,而这一举措对于布点广、规模大的国有银行来说,亟需技术突破。如银行卡补办受到不当的对待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具体的可以咨询相关的律师。 《银保监会答网民关于“异地补办银行卡困难重重”的留言》 二、补办可以是原卡号: 可以补办原卡号,补办时要说明要原卡号,因为要另加费用的。 一般银行卡补办不是原卡号,但银行高级客户可以申请原卡号补办。 银行卡补办具体步骤: (一)、拨打银行卡后服务电话,说明情况,办理口头挂失 (二)、一周后带上本人身份证去银行办理补卡 银行卡补办: 1)各行的规定大同小异。一般来讲口头挂失和书面挂失共需7天,以书面正式挂失为准。书面正式挂失后,口头挂失自动失效,如果一直没有书面挂失,有效期过后被冻结的帐户将自动解动,可连续口头挂失。 如果是普通的借记卡,书面挂失到期后当时(第二天)就能办下来,帐自动转到新卡上,新卡新帐号,输入新密码后当时就能继续使用。挂失费每次10元,补卡工本费每张5元。(如想继续使用以前帐号,问问银行。) 2)代它人办理挂失需拿双方的身份证原件。 3)办完新卡后,旧卡将被自动注销,不必担心。 4)银行卡挂失期间是不能接收汇款的,因为此时的帐户是被冻结的。 《银保监会答网民关于“异地补办银行卡困难重重”的留言》 一、关于借记卡异地补办事宜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银发〔2008〕191号)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个人银行账户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如有遗失,存款人可向开户银行申请挂失止付;开户银行受理存款人的挂失后,可与存款人约定在7个工作日以内,为存款人办理补领新存单、存折、银行卡或支取存款。 据调查,全国性银行均提供借记卡(社会保障卡除外)异地挂失、销户和补办服务,因各银行业务系统建设情况有所差异,在具体服务形式上略有差别。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15家银行提供借记卡异地补办服务;农业银行和华夏银行提供借记卡异地换卡服务,持卡人需对遗失的借记卡办理挂失和销户,并将遗失借记卡中的资金转入新申请的借记卡账户;邮储银行因业务系统仍在完善过程中,可提供省内借记卡异地补办服务,不能提供借记卡跨省补办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等因为服务区域的限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其借记卡补办服务。 二、关于特殊情况下代理办理借记卡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第三条第(四)款规定,因身患重病、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等无法自行前往银行的存款人办理挂失、密码重置、销户等业务时,银行可采取上门服务方式办理,也可由配偶、父母或成年子女凭合法的委托书、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关系证明文件、被代理人所在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及以上组织或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特殊情况证明代理办理。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可根据上述规定办理业务,或与银行协商提供上门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