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1、犯罪人作案的时间大多在晚上; 2、从犯罪的主体看,在校学生参入抢劫犯罪的现象突出; 3、犯罪手段残忍,并且新型手段盛行; 4、多数抢劫案件都发生在公共场所; 5、从作案人关系看,过去的抢劫团伙成员之间非亲既友彼此认识、熟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事前有通谋; 6、有了一定范围的侵害对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多次抢劫并且数额巨大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