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影响刑罚轻重的不成文规则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刑法对于预备犯和从犯的处罚原则以及从犯的刑罚问题。原则上,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但刑法对于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考虑从宽处罚,也可以选择不予从宽处罚。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这是减轻处罚的一种表现。此外,对于盲人、聋哑人犯罪以及犯罪中止、自首并有立功表现的情况,也可以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从犯的刑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并采取必减主义。 法律分析 原则上,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于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考虑从宽处罚,也可以选择不予从宽处罚。此外,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这是减轻处罚的一种表现,具体是否减轻处罚,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哪些情形会免除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盲人或者是聋哑人犯罪的,一般可以免除刑法或者是减轻刑法;对于预备犯,也是可以比照既遂犯进行从轻处罚或者是免除处罚的;如果是犯罪中止,没有伤害的,也应该免除处罚;对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也可以免除刑法或者是减轻;在国外犯罪已经收到过刑法处罚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犯从犯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拓展延伸 重婚罪自首怎么判刑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应当注意,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要予以人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是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根据的,就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较轻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较轻,刑法没有规定法定标准。我国刑法通论认为,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可以视为较轻之罪,否则就是较重之罪,对于犯重婚罪自首,会根据自首情节,结合实际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结语 刑法对于预备犯和从犯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考虑从宽处罚,也可以选择不予从宽处罚。同时,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对于从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