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伤残鉴定和工伤伤残鉴定区别 |
释义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有:交通事故和工伤的伤残鉴定标准不同,依据的法律法规不一样,所针对的对象不同,意义和险类不同。工伤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鉴定标准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劳动法为根本。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依据的是《交通法》,他的鉴定标准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一、司法鉴定报告和伤残鉴定标准不符原因 司法鉴定往往涉及的是专业性问题,但很多专业性问题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标准的适用决定了鉴定结论的巨大差别。这就是司法鉴定的实际情况。但普通的当事人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往往只能无奈地接受结论,只是因为鉴定结论是专家做出的,而自己并不懂鉴定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更不知道有很多标准可供选择。那么到底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应该适用什么标准呢?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同样的鉴定标准,也可能存在理解和适用上的不一致。专家也存在理解适用错误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依据的标准不同,工伤鉴定依据的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06);司法鉴定依据的是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等标准。通常,同样的伤工伤鉴定的级别要高于人体损伤鉴定的级别。 二、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什么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是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未列出的个别伤残情况,参照各门诊中相应定级原则,判断其残疾、劳动能力的级别。 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具体如下: 1、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每级相差10%; 3、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什么是伤残鉴定吗? 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必须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四条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书面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由鉴定人签名,鉴定意见还应当加盖机构印章。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委托人; (二)委托日期和事项; (三)提交的相关材料; (四)检验、鉴定的时间; (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证明过程。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